招生信息网

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正文

2009年全国共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62.2万人

  • 发布人:
  •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13日
  • 阅读次数:

2009年全国共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62.2万人

来源: 教育部 日期: 2010-08-13 09:07:43

一、基本情况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尤其是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共同努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贷款规模迅速增长,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共23个省(区、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其中9个省(区、市)覆盖辖区全部县市。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23个省份共辖2242个县区,其中1778个县区已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面达79.3%。2007年以来,全国已累计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98.9万人,审批合同金额74.1亿元,实际发放金额64.4亿元。

2009年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全年共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62.2万人,占当年国家助学贷款审批总人数的60.8%,较2008年增长239%;审批合同金额46.1亿元,占当年国家助学贷款审批合同金额的53%,较2008年增长266%;实际发放金额48.9亿元,占当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的52.6%,较2008年增长469%。

国家开发银行作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的主要经办银行,承担19个省(区、市)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新增发放39亿元,占当年全国生源地助学贷款新增发放额(48.9亿元)的79.8%。

二、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是国家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重要措施;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的成功探索。三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解决家庭经济困难群众子女上大学难的现实问题,产生了良好效果,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树立了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但在部分地区,还存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贷款总量低,机构设置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还有很大距离。要切实贯彻落实好这项政策,各地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政策,强化政府资助的主导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全面稳步推进。已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省市,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保证覆盖所辖全部县市。目前还没有开展的省市要尽快启动工作,切实抓好落实。各高校要认真履行对生源地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和管理的职能,将资助育人融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密切配合县级资助机构和金融机构开展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充分认识县级资助工作机构的重要作用。县级资助工作机构是实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基层管理组织,也是开展此项工作基本的组织保障。各级政府要加快县级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建设和完善,落实人员编制,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场所。二是进一步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落实补偿经费,规范程序流程。三是进一步强化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了解政策精神,打消贫困家庭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及时解决学费筹集难的问题,确保这项重大资助政策落实到位。

今年,我们加大了推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力度,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覆盖范围。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几个去年未开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省份今年已启动相关工作。我们希望,201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审批人数和金额较去年有进一步的增长。